铝云汇 铝业资讯 正文
广告

铝塑膜国产化窗口来临 未来价格有望继续下降

2019年09月11日 10:19:43 电池中国网

  软包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设计灵活等特点,有专家预测,未来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会达到45%左右。事实上,伴随着国际主流车企加速电动化布局,LG化学、SKI等国外软包电池企业也在加速扩张软包动力电池产能,如LG化学计划到2020年将其动力电池产能提升至90GWh,SKI计划到2022年软包电池产能将达到50GWh。国内来看,今年以来我国新增动力电池产能中,软包电池占比达到30%,远景AESC、亿纬锂能、捷威动力、利维能、万向一二三等电池企业软包动力电池项目纷纷落地,国内软包动力电池产能将进入快速释放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软包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铝塑膜,目前国产化率不足10%,日本印刷株式会社(DNP)、日本昭和电工、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T&T),以及韩国栗村等四家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90%的市场。近年来,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及锂电装备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化的替代,锂电材料实现本土化,不仅可实现快速沟通,稳定供应,对于降成本也有很明显的支撑。

  当前,国内高端铝塑膜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价格居高不下,毛利率高达60-80%。铝塑膜占软包电池成本的15%左右,国内外产品价差约在20%~40%。在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乃至即将退出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急需寻找降成本之策,因此铝塑膜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化需求日益迫切。

  国内铝塑膜市场很长一段时间被日本企业垄断,主要是过去国内铝塑膜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产品性能不佳。不过,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驱动下,国产铝塑膜技术和产品性能也在快速迭代。

  如在技术工艺上,目前国内外锂电池铝塑膜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以日本昭和为代表的干法生产工艺和以日本DNP为代表的热法生产工艺。干法的优势在于冲深成型性能优异,外观好(杂质、针孔、鱼眼少),但受复合强度影响,其剥离力偏小,耐电解液性能偏弱;热法的主要特点为在耐电解液和抗水性方面有一定优势,而在冲深成型,外观等方面表现较差,因铝箔和CPP之间用热熔MPP连接,高温高压的制作过程使铝箔脆化,从而导致冲深性能劣化。

  结合两种工艺特点,国内一些铝塑膜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如明冠新材料的干热法技术工艺,就是在吸取干法工艺优势的同时,兼顾了热法在耐电解液和抗水性方面具有优势的工艺特点,使得铝塑膜在冲深成型、外观、裁切性能、耐电解液及阻水性能方面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通过多年的吸收、攻关和创新突破,目前,国内部分铝塑膜产品在关键指标上已比肩日本同类产品。如苏州锂盾介绍,其铝塑膜单坑极限深冲可达10mm,优于国外目前的8mm。另据国内一软包电池生产商提供的数据,其采用的明冠新材料铝塑膜产品在产品良率、热封良率、冲壳良率、边压不良率等方面,与从日本进口的铝塑膜产品的相关性能指标基本无差别,部分指标甚至还优于进口铝塑膜产品。此外,新纶科技、璞泰来、紫江新材等多家国内铝塑膜企业技术提升也非常迅速,相关产品已完成了客户的测试验证,并开始向客户供应链导入。

  但受限于国内铝塑膜技术总体起步晚、产能建设不足的影响,当前国内软包电池用铝塑膜主要还是靠进口,而日本、韩国铝塑膜企业都没有在中国建厂,交付期一般要2-4个月。如果铝塑膜能够实现国产化,交付周期可缩短到1个月以内。此外,还可以省去中间代理商的沟通传递环节,使铝塑膜企业和电池企业更好沟通及合作开发新产品,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除去上述因素,场外因素也不容忽略。今年7月以来,日韩之间的贸易战,让韩国电池企业都紧张了起来,担心两国关系会影响到电池材料的供应。为此,LG化学、三星SDI和SKI都希望尽快实现原材料的本国自产。中国软包电池产业发展若不想被“卡脖子”,国内铝塑膜替代进口也将是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降成本压力也明显增大。当前,国内铝塑膜产品较进口产品差价约在20%-40%,随着国内各铝塑膜企业产品逐渐完成测试验证,预计未来几年国产铝塑膜将会快速实现进口替代。值得一提的是,锂电池铝塑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优势比较明显,产量增长后成本随之下降,目前国内多家铝塑膜企业都在快速扩增产能,如明冠新材料计划到2021年产能扩增至1亿㎡,新纶科技计划到2022年将产能提升至1.5亿㎡。随着国内铝塑膜产能的扩增,其价格也有望继续下降。新纶科技新能源事业本部总经理高翔表示,未来随着产能规模的扩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铝塑膜价格有望再下降20%-30%。

  可以预见,国产铝塑膜很快将会迎来其市场的春天。(闫志刚)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的原创内容。来源未注明或非铝云汇的文章,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铝塑膜 相关的信息

明泰铝业:公司目前水冷板、动力电池壳、铝塑膜等新能源产品年销量10万吨以上,未来占比还会继续提高

有投资者向明泰铝业(601677)提问, 贵司去年定增用于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用铝箔和铝板带产品,其中铝塑膜2万吨、电池箔12万吨、精切电池箔1.5万吨。请问铝塑膜、电池箔、精切电池箔这三项现在进度如何?达产多少?贵司对这3类产品未来1-3年的销况如何展望?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目前水冷板、动力电池壳、铝塑膜等新能源产品年销量10万吨以上,未来占比还会继续提高。近年来新能源领域产品增速较快,公
2024-12-27 16:00:31

大东南:公司CPP流延膜属中高端,下游可以应用在动力电池铝塑膜

有投资者向大东南(002263)提问, 公司的CPP膜是否有在新产业(300832)上应用的可能?未来是否还有发展潜力?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CPP流延膜属中高端,下游可以应用在动力电池铝塑膜。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4-12-02 16:59:52

大东南:公司铝塑膜已能生产固态电池软包

有投资者向大东南(002263)提问, 公司铝塑膜的性能是否能成为固态电池软包?公司的CPP膜是否都是普通产品而没有发展潜力?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铝塑膜已能生产固态电池软包。公司CPP薄膜部分产品属中高端,研发特种膜新产品有个时间过程。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4-12-02 16:59:48

紫江企业:紫江新材料动力铝塑膜D153广泛用于头部企业新能源乘用车电池

有投资者向紫江企业(600210)提问, 这是不是真的: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调研紫江新材时,贺总说紫江新材推出软包动力锂电池用铝塑膜(D153),完全打破了“铝塑膜是软包新能源电池中唯一没有实现完全国产化的工业材料”的现状,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在成功进入高端数码,两轮车、储能、乘用车,小聚等锂电池领域,与业内头部客户深度合作,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全领域应用的铝塑膜企业
2024-12-02 16:07:43

紫江企业:紫江新材2023年实现铝塑膜销量5,166.36万平方米

有投资者向紫江企业(600210)提问, 目前固态和刀片电池,都需要铝塑膜,如何抓住契机,做行业强者,目前铝塑膜公司市场占有率有多少,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这位投资者的关注。公司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2022年实现铝塑膜销量4,209.27万平方米,2023年实现铝塑膜销量5,166.36万平方米,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4-11-29 16:06:21

中仑新材:铝塑膜可广泛应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

有投资者向中仑新材(301565)提问, 请问公司的产品是否可以应用到固态电池中?公司回答表示,亲爱的投资者,公司产品PHA锂电膜是软包锂电池铝塑膜的尼龙层材料,下游直接客户主要是铝塑膜制造商,如璞泰来(603659)、紫江新材等,目前公司是除日本厂商外,铝塑膜用尼龙层的主要供应商。铝塑膜可广泛应用于3C、储能、动力电池,也可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当前国家积极鼓励固态电池研发,产业化趋势已明确。从
2024-11-28 08:59:37

中仑新材:公司产品PHA锂电膜是软包锂电池铝塑膜的尼龙层材料,下游直接客户主要是铝塑膜制造商,如璞泰来、紫江新材等

有投资者向中仑新材(301565)提问, 您好,懂秘请问公司产品现在用于固态电池嘛?谢谢公司回答表示,亲爱的投资者,公司产品PHA锂电膜是软包锂电池铝塑膜的尼龙层材料,下游直接客户主要是铝塑膜制造商,如璞泰来(603659)、紫江新材等,目前公司是除日本厂商外,铝塑膜用尼龙层的主要供应商。铝塑膜可广泛应用于3C、储能、动力电池,也可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当前国家积极鼓励固态电池研发,产业化趋势已明
2024-11-28 08:59:32

紫江企业:公司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目前铝塑膜产能10,760万平方米

有投资者向紫江企业(600210)提问, 公司铝塑膜产能目前是多少 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未来产能规划是多少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这位投资者的关注。公司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目前铝塑膜产能10,760万平方米,目前产能充足,后续规划请以公司公告为准,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4-11-25 17:29:48
更多与 铝塑膜 相关的信息
微信免费铝价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