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云汇 铝业资讯 正文
广告

葛红林:化解硅产业发展的五大新风险

2023年09月19日 20:11:00 中国有色金属报

化解硅产业发展的五大新风险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硅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产业规模大幅提升。近年来,我国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晶硅光伏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在工业硅环节,截至2022年底,我国工业硅产能570万吨/年,全球占比80.2%,当年工业硅产量325万吨,全球占比79.9%;出口量65.1万吨,占国外消费总量的44.3%。与2012年相比,我国工业硅产量增长了1.9倍,全球占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

在多晶硅环节,截至2022年底,我国多晶硅产能116.3万吨/年,全球占比88.4%;当年多晶硅产量81.1万吨,全球占比86.5%;进口量8.8万吨,占国外总产量的69.3%。与2012年相比,我国多晶硅产量增长了11.9倍,全球占比提升了60个百分点。

在硅片环节,截至2022年底,我国硅片产能557.1GW/年,全球占比98.2%;当年硅片产量329GW,全球占比97.9%。与2012年相比,我国硅片产量增长了11.7倍,全球占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

二是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硅产业先进技术体系。全球排名第一的工业硅企业、前五大多晶硅企业和前十大硅片企业均在我国,成为推动我国硅产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工艺技术装备创新突破。我国硅产业新建产能装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部分装置大型化引领全球。其中,25000KVA及以上工业硅大型矿热炉和全煤生产工艺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大型节能高效多晶硅还原炉设备、年产30万吨单套冷氢化系统和年处理5万吨单套干法回收系统实现全面国产化升级;全球最先进的160单晶硅直拉炉实现工业化生产,运行产能已超过550GW。

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升。2022年,我国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平均综合电耗降至63千瓦时/千克,较2012年下降85%;颗粒硅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20千瓦时/千克以下;直拉单晶平均综合电耗降至24.4千瓦时/千克,较2012年下降50%以上。晶硅产品能耗的快速下降不仅大幅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也为全球晶硅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多晶硅产品品质大幅提升,N型硅料生产取得突破,产量占比从2022年底的4%预计提高至今年年底的16.7%,同时颗粒硅产量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底的11.5%有望提高至今年年底的15.7%。硅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改善,单晶硅片占比从2022年的97%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至今年年底的99.8%,N型硅片占比从2022年底的10%预计提高至今年年底的40%。

三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随着生产要素供给形势和产业链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硅产业链各个环节持续优化布局,资源配置效率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硅产业链各个环节持续优化布局。工业硅布局由能源丰富地区向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多晶硅由国内多点布局向拥有能源优势尤其是清洁能源优势的地区集中布局;单晶拉棒和切片由单一围绕消费地布局向依托消费和原料双要素布局;再生硅利用从无到有、由低端冶炼项目向综合利用融合加工转变。

另一方面,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取得成效。通威股份、协鑫科技、特变电工、合盛硅业等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和区域内一体化布局逐步兴起,新疆、云南和四川三大传统硅产业基地就地转化率持续提升,内蒙古、青海、宁夏和甘肃等新兴产业基地发展日新月异,正在大力推动产业链完整、资源利用高效、环境绿色友好的循环一体化协同发展。

四是绿色发展进展显著。截至2022年底,包括永昌硅业、四川永祥、新特能源、协鑫科技、新疆大全、亚洲硅业、隆基绿能、TCL中环、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多家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已进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目前,在工业硅环节,装备大型化、工艺绿色化、生产自动化、原材料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大型矿热炉持续升级,脱硫脱硝、余热发电回收利用技术不断突破且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在多晶硅环节,全路径循环绿色清洁生产已经在全行业推开。

9月8日,《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太阳能企业席卷全球:中国光伏企业面临“三重壁垒”》的报道。文章指出:2022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光伏组件市场份额超过80%。中国太阳能企业的飞跃式发展帮助中国成长为世所罕见的“可再生能源大国”,但中国企业的飞跃式发展也面临着“三重壁垒”,即:投资过剩、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火力发电、欧美组建对华包围网。

我认为,在看到过去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发展壮大起来的我国硅产业,其外部发展和经营环境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将会面临过去从未有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超前谋划,理性思考,主动把握,化解新风险,应对新挑战。

一是化解上游关键资源的保供问题

目前,我国单晶制备用坩埚的高纯石英砂原料90%以上需要进口,如果处理不当,被人炒作算计,加剧供应紧张,或将演变为制约我国硅产业链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保供风险,在积极“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建立稳定供应的国别和客户,优化海外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绝不能放弃开拓囯内资源的期望,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大勘探投入和加快勘探步伐。

二是化解阶段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

今年,我国硅产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产业规模进一步显著扩大。据统计,过去18年我国晶硅光伏企业建设了380GW左右的全产业链项目,而在最近18个月里,行业又正在新建超过380GW的全产业链项目。预计到2023年底,我国工业硅产能将达到630万吨/年,同比增长10.5%,大于产量260万吨。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07万吨/年,同比增长78%,大于产量57万吨;硅片产能将达到828GW,同比增长48.6%;大于产量228GW。

我国硅产业正面临着市场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和产业链内部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对于前者,我们要坚定对光伏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定,要积极开拓市场,予以化解,而对于后者,我们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高度重视产业链某些环节投资失调和过热现象,自觉抑制非理性扩张,努力实现加强上下游协同,合力打造产业命运共同体,着力维护产业链健康平稳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球领先地位。

三是化解国际间接围堵和竭力封杀的风险

2022年,我国工业硅产量325万吨,全球占比79.9%;多晶硅产量81.1万吨,全球占比86.5%,硅片产量329GW,全球占比97.9%。此外,我国晶硅光伏组件对海外市场销售占比已经超过60%。不容置疑,产量的全球占比过大,必然导致出口被间接围堵和直接打压的风险不断增加。比如,今年5月的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就提出,在包括太阳能相关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链中“摆脱对华依赖”。如果G7成员国进一步推动采购多元化,也将给中国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范风险,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行业自律,防止内斗和竞相残杀。一方面,要聚焦囯内大市场,培育和开拓新的内需。另一方面,要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好的性价比,赢得国际市场份额。

四是化解用电结构的潜在风险

众所周知,欧盟碳关税(CBAM)首批覆盖行业是水泥、化肥、钢铁、铝、电力和氢行业。最近我们对铝作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欧盟是:落后的高耗能电解铝生产线配置了绿色清洁的能源,而传统能源配置给了民生等其它领域,这也是欧盟的电解铝被标上水电铝(绿电铝)的原因。并以此来对比中国部分企业的煤电铝。中国是:先进的低耗能电解铝生产线,配置了传统能源和绿色清洁能源,而绿色清洁能源优先配置给了民生等其它领域,这也是中国的电解铝不能全部被标上水电铝(绿电铝)的原因,部分企业的煤电铝成为社会诟病。经过分析,我国铝产业已有足够理由,也有足够的应对之策,不仅不被征税,还有望让欧盟反噬。

不过,我们很难保证欧盟碳关税(CBAM)以后不覆盖到全球硅产业。比如,已有一些西方媒体认为"廉价的燃煤发电是中国商品保持低成本的重要原因。而本应促进减排目标实现的太阳能发电行业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

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硅产业的能源绿色转型依旧刻不容缓,一要持续节能降耗,更加紧迫、更加主动、更加有力强化产业自身节能降耗,打造国际最先进的节能形象。二要加快行业布局的再优化,不断提高水电、风电、核电、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建立低碳硅基新能源产业基地。

五是化解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

我国晶硅光伏产业之所以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根本法宝就是技术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双轮驱动。为继续保持产业优势地位,我们要加快破解“卡脖子”难题,包括对电子级多晶硅在内的硅基材料高端产品攻关。要针对行业共性难题,推动产学研用联合,切实解决一批产业技术短板弱项。要聚焦国家战略,不断强化半导体用硅基材料稳定量产水平,提升应对“卡脖子”问题的反制能力。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晶硅光伏产业是新疆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新疆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我们要坚决破解美西方涉疆法案,行业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实际行动支持新疆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的原创内容。来源未注明或非铝云汇的文章,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化解 产业 发展 风险 相关的信息

用铝瓶反映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BlueTriton

水和饮料公司BlueTriton通过推出最新的铝瓶包装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这款创新的瓶子很快将在其五个著名品牌上市:波兰之泉、鹿园、冰山、箭头和纯净生命。这一战略举措体现了该公司雄心勃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该目标优先确保所有包装完全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堆肥。话虽如此,铝工业在提高其生产的环境效率方面正在不断进步。我们大力鼓励多种最终用途行业使用铝。可持续和环保的包装解决方案推动了包
2024-05-03 13:32:35

2024年中国钛锆铪产业年会暨首届资源保障与绿色冶炼论坛召开

4月25日,2024年中国钛锆铪产业年会暨首届资源保障与绿色冶炼论坛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与西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长、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李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刘建林,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李仕荣,西昌市委副书记
2024-05-03 07:53:00 2024年 中国 钛锆铪 产业

深圳首创 拓宽湾区金融新通道——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生动实践

创新引领金融破局,首创深圳错币种错期限背对背信用证解决方案,巧妙化解全球贸易结算中币种与期限错配困境,开辟跨境采购高效结算通道,已携手超10家银行业伙伴,构建多维合作框架,为深圳大宗行业金融服务注入全新活力,持续推动区域金融生态优化升级,凭借业内最具竞争力的福费廷贴现费率,有效减轻财务负担,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推动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筑梦有色、逐梦湾区的梦想照进现实。
2024-05-03 07:48:00 深圳 首创 拓宽 湾区

河南省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在洛阳召开

为全面推进河南省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4月25日,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铜加工)承办的河南省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在洛阳召开。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河南省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链长刘南昌;河南省财政厅、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科学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南局、河南省有色金属协会,以及郑州、洛阳、新乡、许昌、三门峡市政
2024-05-02 20:09:00 河南省 先进 基材 产业链

国家发改委: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

据国家发改委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答记者问表示,今年3月,我委郑栅洁主任在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我们正抓紧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导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促进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整车和零部件
2024-05-01 16:19:54 新能源汽车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全力提升财经新闻宣传水平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全力提升财经新闻宣传水平中国财经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万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近年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财政部的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财经报社通过内容创新、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推动媒体
2024-04-30 21:32:00 深入 推进 媒体 融合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再生金属产业影响重大

4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2024年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通报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再生金属部主任王吉位与相关部室负责人一同回答媒体记者和企业代表的提问。五矿: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
2024-04-30 17:29:23 再生金属 以旧换新

华友钴业:高效的产业协同、领先的技术创新、显著的行业地位、开发的资源布局和先进的管理体系,为公司的构建起来了领先的竞争优势

有投资者向华友钴业(603799)提问, 2,华友钴业产业优势有哪些?公司回答表示,您好,高效的产业协同、领先的技术创新、显著的行业地位、开发的资源布局和先进的管理体系,为公司的构建起来了领先的竞争优势。具体请您参考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互动平台 查看更多回复信息
2024-04-30 16:57:58 华友钴业
更多与 化解 产业 发展 风险 相关的信息
微信免费铝价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