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4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暨铜产业链“百场万企”供需对接大会在江西省鹰潭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鹰潭市人民政府、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主a办。大会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动能”为主题,400余名来自有色行业、政府部门、企业的参会代表,围绕铜产业发展趋势、促进铜产业链融通对接,进行深入交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发表讲话并作报告,江西省副省长史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致辞,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通过线上方式作主旨报告。鹰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子建,有色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陈学森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
葛红林在报告中总结了一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及发展特点,阐述了加快铜产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的重要性,并对鹰潭加快发展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提出了建议。
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开局良好,主要呈现出生产增长势头稳健、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升温、主要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活跃、多数金属价格较年初上涨、规模以上有色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等几个方面特点。
葛红林指出,2023年,铜行业实现利润749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行业利润的20%;今年1—3月份,铜行业实现利润达149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行业利润的22%,并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加工产品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二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三是绿色与智能发展已经成为铜行业秉持的重要理念;四是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五是铜产业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斐然。
葛红林强调,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铜产业链的稳定性、价格链的合理性正面临新的挑战。上游矿铜价格的高企波动,进一步加剧了中下游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得不到理性回归,不仅上游被“反噬”的风险加大,而且减量化与替代也将成为终端用户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从一个侧面来看,也将加快以铝节铜的步伐。又如,资源所在国的就地铜冶炼及加工的新要求,正加剧动摇全球现有产业分工和布局。
就如何在铜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努力赢得发展主动权和竞争新优势,葛红林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不断坚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不断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是不断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五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六是不断提升产业自律能力,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葛红林肯定了鹰潭在铜产业方面的发展成绩,并表示,鹰潭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区域聚集度高。为推动鹰潭进一步赢得未来发展,他提出3点意见建议:一是加快传统产能的优化提升,二是加快高端产品的创新赶超,三是加快省级平台的提档升级。
史可表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铜产业发展,坚持把铜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推进,提出打造国家级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推动铜产业不断壮大,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呈现出5大发展特点:一是产业规模保持领先,二是产业聚链成群发展,三是市场主体竞相迸发,四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五是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希望国家部委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江西铜产业发展及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建设,希望有色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学者为江西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发展“把脉”献策,希望与企业在对话中寻找合作机遇、深化合作对接、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冯猛表示,我国铜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推进,国际化经营成果不断显现,具备了在全球铜产业领先发展的强劲动能。此外,我国铜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冶炼和加工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部分新材料和装备仍依赖进口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就如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冯猛提出3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二是进一步推动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许南吉介绍了鹰潭市铜产业的发展情况。他表示,鹰潭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学习借鉴业界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深化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更高能级的先进铜功能材料制造业集群。
大会进行了鹰潭市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发展情况推介和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联盟揭牌仪式,设置了主题报告会和铜产业链“百场万企”供需对接大会。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还前往多家鹰潭相关铜加工企业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