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氧化铝产能过剩成为令人担忧的话题。尽管已经过剩,仍有新建氧化铝项目不断投运,行业似乎在被某股力量裹挟着,产能就像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
大约从2021年开始,我国氧化铝产能过剩的苗头初现。直至当前,产能过剩已愈发显现,须引起行业高度重视。
据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解铝产量为4033万吨,国内氧化铝产量为7976万吨,进口氧化铝约100万吨。按每两吨氧化铝生产1吨电解铝测算,2022年氧化铝产量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这种平衡状态只是产量,不是产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人员近期表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氧化铝建成产能已达9955万吨,较上年增加10.2%,产能利用率仅为82%。
更值得警醒的是,2023年,国内氧化铝复产和新增产能仍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预测,2023年国内新投运产能将达83.9万吨,复产产能将达309万吨,预计2023年全年氧化铝产量将达8220万吨,全年过剩90万吨。
从下游应用来看,电解铝4500万吨的产能“天花板”早已确定,没有任何增量,更何况当前电解铝的开工率约为90%;除冶金用氧化铝之外,其他行业的氧化铝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此看来,国内氧化铝产能过剩已成必然。
氧化铝产能过剩,势必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供大于需,价格必然下行,企业难以实现利润;二是开工率不足,投资浪费;三是铝土矿资源需求量大,更加依赖进口矿(目前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已达57%,近年来新增氧化铝产能已全部采用进口矿);四是赤泥排放越来越多,堆存压力持续增加;五是能源消耗更多,不利于“双碳”目标实现。
氧化铝产能过剩,如何破解?
一是国内氧化铝的投资热潮要降温。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已于2022年年底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建和扩建氧化铝项目的资源匹配、能耗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人员也在多种场合提出氧化铝产能过剩的警示。除新增产能外,复产产能应暂缓实施复产。
二是积极探索在海外建设氧化铝生产线。魏桥集团、南山铝业在印尼,酒钢集团在牙买加,分别自建或收购了氧化铝项目,为行业树立了成功的案例。国内铝企业不必强求“氧化铝自给自足”,而是要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适度进口氧化铝满足生产。
三是妥善退出落后产能。产能过剩格局下,必然要有一部分落后的、没有成本竞争力的氧化铝产能淘汰退出,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母公司要加快出台氧化铝产能退出机制,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读者不要嫌我贩卖焦虑,氧化铝产能过剩现状很严峻,结果很残酷,不是大家努力不够,是市场规律不可违。如果不“刹车”,氧化铝行业或将重蹈2015年前后电解铝产能过剩的覆辙,导致价格大跌,企业大面积亏损,行业陷入你死我活的倾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