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铝价上涨驱动主要来自美元指数的走弱,以及供应扰动因素影响。美国2022年12月CPI表现温和,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大幅升温,这导致美元指数急剧下挫,也刺激外盘金属价格上涨。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改善也有较强预期,加之大型投行对2023年欧美经济由衰退调整为温和上升,这都提振市场乐观预期。供应上,短期国内电解铝减产及停产规模较大,前期四川限电,现贵州加大规模减产问题使国内电解铝的供应偏紧。外盘LME三月期铝价六连涨,一周涨幅超10%,沪铝反弹接近5%。
贵州限电持续,产量受限
12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小幅下滑,主因12月下旬贵州地区电力紧张,连续两次要求电解铝企业停槽减产,前期铝价回升带动铝厂利润回升,继续刺激各地电解铝企业生产意愿,临近年底,贵州地区电力情况再度掣肘当地铝企,由于采暖季造成的煤电紧张以及枯水期的水电紧缺,当地政府对铝厂进行三轮降负荷,截至1.5,共降负荷150万千瓦,相当于削减了100万吨左右电解铝产能。另外山东、河南等地由于北方采暖及环保等问题,减产产能约10万吨,正在逐步落实中;云南地区基本稳定在降负荷20%的状态。另一方面,此前减产的四川、广西以及新投产的内蒙古等地仍处于缓慢复产状态。
铝厂重回亏损 修复概率较大
上周电解铝企业平均生产利润回归亏损区间,亏损最深达到-327.36元/吨。在累库预期得到提前验证之后,贵州接二连三的几轮限电也并未遏制铝价下跌的速度。一方面,疫情感染潮距离春节假期较近,下游工厂工人到岗率有限,企业提前放假导致库存提前累增。另一方面,电解铝供应向上的弹性较大,利润增长对于供应的刺激较强,而利润下滑乃至亏损对于供应的影响有限。因此做空电解铝企业利润相对较为顺畅。目前而言,已经有部分产能达到亏损区间,加之贵州限电规模仍有扩大可能性,而累库预期已经得到验证,预计铝价小幅向上修复至成本线附近的可能性较大。
感染潮+春节假期 部分企业提前放假
多地疫情感染加剧以及进入冬季开工淡季致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1月国内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至2.20%,12月PMI指数继续下降至47,创下2020 年以来的新低。国内经济动能的减弱对有色金属行业消费产生了极大抑制。国内疫情防控调整,经济复苏预期强烈。2022年1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连续发布《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二十条”和“新十条”,对未来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和优化调整。对待疫情新的思路以及更为优化的精准的管理措施,将使得后续经济秩序修复的持续性得到更多的保障,因此相较于2022 年,预计2023年疫情对消费形成冲击的负面因素将显著减弱,但消费修复高度仍有待观察。
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环比上周继续下跌1.4 %至 61.4%。分版块来看,节前多数板块开工率走低,其中铝型材下滑幅度最大,主因部分大规模企业停产进入假期,今年中小企业普遍进入假期较早,放假时长也达10天以上,且企业在订单不足及资金压力等影响下备货量也低于往年同期;原生铝合金、铝板带及铝线缆板块周内开工小幅下滑,年关将至,企业多减量生产,减少成品库存为主。铝箔及再生合金板块开工持稳,铝箔龙头企业订单尚可,春节鲜有停产放假者,再生铝龙头企业则集中于下周三或周四放假。近期部分下游企业由于外地工人较多,加上感染潮的冲击,提前放假意愿较强。目前北方部分建筑型材企业由于订单情况较为疲弱,几乎全部放假。铝箔企业放假较少,但由于订单有所下滑,开工情况环比也有所回落。整体来看,铝加工企业陆续进入春节假期,开工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多数企业将放假停产,届时开工率将大幅走弱。
总结
通胀压力下降,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愈加强烈,这使得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宏观情绪有所反弹,对金属价格提供较强支撑。供应,贵州因气温骤降而导致用电攀升,贵州电解铝厂于1月5日第三次调减负荷,此次影响产能30万吨,三次共计影响产能94万吨,国内运行产能下降至4000万吨左右;而春节前国内 迎来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气温全面下降,西南地区是否再度出现供电短缺的情况也是未知,供给端不确定性仍存。短期产量下降,而近期进口亏损扩大,也影响海外铝流入国内市场,因此供给端阶段性处于偏弱状态。需求,铝下游企业逐渐进入元旦、春节假期,而下游铝加工厂也陆续进入放假停产状 态,供需两弱的格局继续维持。综上,在宏观情绪略有回暖的情况下,伦铝出现较大涨幅,沪铝在18000元的位置获得支撑后亦向上反弹,铝价保持震荡偏多的观点为宜。本文作者:中金财富期货研究所 李小薇
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号:F0270867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