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铝集团召开2019年军工工作会议。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履行政治责任做强做优军工》的重要讲话。中铝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余德辉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强化创新驱动打造红旗工程构建军工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讲话。会议由中铝集团总经理助理蔡安辉主持。
葛红林指出,中铝集团要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强化军工服务保障。过去几年,中铝集团实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的“四连增”:国防军工产品产量翻番;军品成品率持续优化,推进了高质量发展;关键铝材保供成本逐年降低,为国家贡献超亿元;新增产品规格上百种,实现了第三代铝合金整体向第四代的跨越发展,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需求。在今年年初的国防科工局年度工作会议上,中铝集团作为唯一一家央企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得到了高度评价。集团党组坚信,中铝有条件、更有能力抓住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发挥独特的保供优势,能够加快构建军工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为国防军工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葛红林强调,强化军工服务保障,是党中央对中铝的战略要求;强化军工服务保障,必须紧紧抓住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强化军工服务保障,必须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强化军工服务保障,必须发挥中铝的独特优势。
葛红林要求,党建引领军工业务再上新台阶。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中铝集团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根本“法宝”。强化军工配套,更要发挥党建的决定性作用,引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用党建工作提升军工业务的组织力;二是用党建工作提升军工业务的竞争力;三是用党建工作提升军工业务的创新力。
葛红林要求,锻造打得赢的军工人才队伍。集团上下要高度重视军工人才建设,把更多的人才凝聚到军工配套业务中,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参军”报国。一是更加重视人才。对于军工人才,各级党委要给予格外的关心,在薪资待遇、晋升通道等方面给予特别的政策,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二是更加培育人才。要加快克服制约发展的人才短板,特别是要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要紧紧围绕自主可控,培养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发挥好“传帮带”作用,让年轻人冲到科研第一线,在实战中锻炼成长,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要构建复合型的人才结构,不仅精通有色金属材料研发和生产,而且熟悉国防军工领域的需求和方向,锻造打得赢的“铁军”。三是更加激励人才。要营建信任为前提的环境,充分给予他们发挥才能的舞台,激发他们服务国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要用正向激励,激发人才智慧,焕发斗志和干劲,实现激励一个项目调动众多人才队伍。要推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鼓励研发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余德辉指出,近年,中铝集团各军工企业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实施,军工配套产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材料整体跨代发展,大幅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基本满足了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兵器等军品研制的生产需要,保障了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型号研制生产的顺利实施。
余德辉就中铝集团构建军工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加快做强做优做大军工产业。要始终将优先发展军工作为履行央企政治责任的突破口,将军工业务作为集团的红旗工程精心培育。各部门、各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强做优做大军工业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大攻关,着重培育战略自主创新力量,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政策。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军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各有关部门、各军工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更加突出战略引领,加大资金资源投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要坚持军民融合,坚持产研用融合,突破核心技术;坚持跨界融合,实现合作共赢。三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军品红旗工程。要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和工匠精神,着力打好军品质量攻坚战,在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基础之上,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把军用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只争朝夕地做好军用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工作,真正地引领军工行业技术发展。
会上,中铝集团军工部主任刘伟总结了集团2018年军工工作,安排部署了2019年重点任务。东轻、西南铝、西北铝、中铝洛铜和中铝沈加等5家配套企业相关负责人作了补充发言,对各项工作形成了初步计划和部署。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中铝集团相关部门和铝加工事业部、中国铜业主要负责人等在总部主会场参加会议。相关配套企业和正在积极进入军工科研及生产队伍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等在分会场参加会议。(记者 张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