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云汇 铝业资讯 正文
广告

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

2022年11月12日 16:48:02 魏桥创业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文如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发展新动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制定如下计划。

一、总体目标坚持“破三难、优四产、促五化”的“345”推进思路,加快破解创新能力偏弱、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要素偏紧难题,以更大力度转调优化低效产能、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全力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生态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较2020年降低17%左右,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

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提升

(一)增强产业创新能力。面向制造业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载体,推动创新资源整合集聚。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编制全省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集中突破一批重要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政府首购首用、保险补偿等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力争到2025年,建设省制造业创新中心50家左右、“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000家左右。

(二)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加快转调优化低效产能,持续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深入推动钢铁、炼化、焦炭、水泥、轮胎、化工等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聚焦纺织服装、食品、造纸、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滚动实施更高层次的“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支持创建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打造新技术应用场景,构建新产业发展生态,着力构筑支撑制造强省的新支柱。积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坚持瞄准前沿、重点突破,聚焦生命科学、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领域,着力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

(三)塑强产业人才队伍。实施“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统筹推进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泰山人才工程,加快培育集聚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夯实产业人才载体,创新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加速推动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推广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企业家培训,实行青年企业家培育“导师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评选表彰优秀企业家。

三、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四)建强新型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规模化部署应用,完善确定性网络建设布局。打造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山东工业云体系,加快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济南“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建设,积极发挥济南、青岛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集聚辐射效应。推动实施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加强数据安全分类分级保护,指导企业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制造业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

(五)深化数字赋能增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做强第三方服务商队伍,一企一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力争3年内转型改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万家以上。以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引领,持续实施“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扎实开展“云行齐鲁·工赋山东”行动,持续组织万名数字专员进企业,促进重点行业融合应用工业互联网。加快智能制造提质升级,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每年培育100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开展数字经济“百城牵手万项”活动,推动实施数字经济项目1万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比例达到45%左右,全省两化融合指数排名保持全国前三。

(六)优化提升数字产业。增强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扩容提质高端软件产业,培育100家以上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打造100个以上鲁版软件名品,支持济南、青岛软件名城建设。着力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四、支持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七)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着眼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大力开发具有节能、环保、无害化、高可靠性、长寿命、可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提高绿色产品供给质量。高质量建设绿色工厂,推动企业加快低效设备淘汰与高效设备替代,加快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打造绿色工业园区,推动能源梯级利用、废物综合利用、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建立绿色供应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构建数据支撑、网络共享、智能协作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力争到2025年,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绿色园区20家,开发绿色设计产品500种以上。

(八)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加强“三线一单”实施应用,认真落实“四个区分”“五个减量替代”要求,对“两高”行业进行清单化跟踪监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分步骤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细化有色金属、建材、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具体方案,加快碳捕捉、碳封存、碳循环利用等领域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工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扩大制造业领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推动企业应用节水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强高耗水企业节水监督检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推动绿色建材应用,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九)提高单位产出效益。深入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动态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加强分级、分区域、分行业评价,推动覆盖所有应参评企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低端低质低效企业转型升级。

五、鼓励制造业服务化延伸

(十)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积极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推动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面向铸造、印染、模具等关键环节,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共享制造平台,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建设提供分时、计件、按价值计价等灵活服务的共享工厂。培育发展一批服务型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咨询服务机构,推动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和项目。

(十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总集成总承包、生产性金融服务等。加强工业设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发展平台化、虚拟化设计工具,开展“工业设计进百企”“工业设计中小企业行”活动,支持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支持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企业、园区、基地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开发集生产展示、观光体验、教育科普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

(十二)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品牌。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建立先进标准培育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强产业基础标准研发,积极培育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实施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完善“好品山东”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提档升级传统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更多山东制造产品融入双循环、开拓新市场。

六、促进制造业生态化集聚

(十三)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积极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形成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的培育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产能资源,着力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力争到2025年,在全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万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000家左右。

(十四)全力做强产业链条。扎实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精准梳理产业链图谱,打造一批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促进机构,加快做强一批现代优势产业链。省市县一体化加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谋划,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实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推进格局。深入开展融链固链行动,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到2025年,培育200家左右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打造11条左右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链。

(十五)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深入开展雁阵形产业集群集中突破行动,扎实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切实加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发展成效显著的集群积极推荐创建国家级集群。持续培育主业突出、优势明显、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力争到2025年,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达到200个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50个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20个左右、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20个左右。

(十六)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对接合作,共建一批产业合作园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支持产业园区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定位,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各具优势的特色产业。

(十七)畅通产业经济循环。优化制造业供给结构,全面提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水平,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抓住疫情后国际产业链重构契机,在关系产业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支持省内整机企业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形成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支持各类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搭建“买全球、卖全球”信息平台,强化资源、技术、产品、服务多元化供应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产业联盟建设,运用市场化机制集聚资源,深化行业交流合作,推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七、保障措施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省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靠上研究部署,带头推进落实。坚持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导向,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作为长期发展目标,精细制定任务书、路线图,着力形成长短结合、滚动推进的目标体系,健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

(十九)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在产权保护、投资融资、公平竞争等方面强化法治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支持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创新创造。强化对制造业利用外资支持力度,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领域。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和强大动力。做好新闻宣传、专家解读和专题培训,努力营造重视和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支持企业参与产业政策制定修订,畅通规范化参与渠道和机制,充分吸收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参与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二十)保障要素供给。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用地、能耗、煤耗等指标更多向先进制造业倾斜。优化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优先保障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所需指标。优化能源保障,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提高成品油应急保供能力,保障电煤供需平衡。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建设完善数据交易平台,推行数据(产品)登记制度。探索统筹推进铁水、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发展,探索“一单制”试点,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二十一)强化财税金融支持。贯彻落实国家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等引导撬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投资。鼓励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融资租赁等业务。强化中小企业基础性工作,扩大首贷培植、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和信用贷款业务规模,健全融资担保、应急转贷和增信分险体系。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落实工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

(二十二)严格安全管理。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指导督促制造业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作用,促进重点行业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投入,采用先进工艺装备降低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

来源:山东省政府网站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的原创内容。来源未注明或非铝云汇的文章,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魏桥创业 相关的信息

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到魏桥创业集团考察

2024年12月26日—27日,云南省副省长刘勇率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到魏桥创业集团考察。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热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就携手推动云南绿色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座谈交流会。会上,张波简要介绍了企业2024年生产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详细阐述了魏桥创业云南绿色铝项目的发展成效和目标规划。他表示,云南是魏桥创业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当地铝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绿色能源优势已逐步显
2025-01-02 16:15:00 云南省 党政 代表团 魏桥

魏桥创业集团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585亿元

12月29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创业集团”)2024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滨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俊昀,滨州市政协主席范连生,滨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屈跃宽,滨州市委常委、秘书长丁锋,滨州市副市长、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滨州市政协党组成员、财政局局长胡云江,邹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谦出席会议。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作了题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
2024-12-31 09:58:00 魏桥 创业 集团 2024年

魏桥创业集团2024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12月29日,魏桥创业集团2024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滨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俊昀,滨州市政协主席范连生,滨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屈跃宽,滨州市委常委、秘书长丁锋,滨州市副市长、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滨州市政协党组成员、财政局局长胡云江;邹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谦出席大会。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作了题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魏桥力量》的讲
2024-12-30 16:08:00 魏桥 创业 集团 2024年

魏桥创业集团助推云南省乡村振兴首批公益车辆交接

11月15日,魏桥创业集团助推云南省乡村振兴首批公益车辆交接仪式举行。据悉,本次魏桥创业集团向云南省红河州捐赠车辆310辆,包括应用在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救助站、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公益慈善领域的新款212越野车、王牌MPV和雷驰·信V70三款车型,总价值达4000万元。这些车辆将为红河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造福人民群众。魏桥创
2024-11-19 11:23:00 魏桥 创业 集团 助推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到魏桥创业集团宏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11月6日—7日,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滨州市、东营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山东省委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后两个月的各项工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调研期间,周乃翔到魏桥创业集团山东宏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2024-11-13 09:37:00 山东 省委 书记 省长

山东省铝业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召开 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连任会长

10月25日,山东省铝业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在邹平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事项,选举产生了山东省铝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选举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为会长。山东省铝业协会全体会员代表以及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甘肃省金属学会、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联盟、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上海铝业行业协会、百色市铝产业协会、霍林郭勒市高新铝基新材料产业协
2024-10-28 09:08:00 山东省 铝业 协会 第二

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荣获滨州“功勋企业家”称号

10月12日上午,第六届滨州市企业家大会在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褒奖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营造让企业和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鼓励和支持广大企业家深耕实业、矢志创新,加快发展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品质滨州建设注入更多发展新活力、新动能。会议宣读了表彰决定,138位企业家荣获“功勋企业家”&ld
2024-10-17 09:58:00 魏桥 创业 集团 董事长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与魏桥创业集团深化交流

9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盟长罗青一行到魏桥创业集团考察。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山东创新集团董事长崔立新, 魏桥创业集团执行董事山东宏拓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丛森同罗青一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张波对罗青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魏桥创业集团的发展现状、投资布局、项目规划等情况。他表示,锡林郭勒盟能源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营商环境良好,为企业投资增添了信心,希望双方进一步强化沟通
更多与 魏桥创业 相关的信息
微信免费铝价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