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铝业二公司,忙活了一上午的安全处处长常心乐回到办公室,就着一个掉了好几块搪瓷的旧搪瓷脸盆洗去了手上的油污。脸盆的底部印有“建设电厂集资留念”的字样,落款时间为1990年6月。
这个用了28年的搪瓷脸盆,是万基控股集团的前身新安电厂集资建厂纪念品。它见证着改革开放给洛阳铝产业带来的“零”突破——小型电厂投产夯实能源基础,最终实现第一块“洛阳造”铝锭下线。从小到大,从粗到精,如今,洛阳铝产业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节拍,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品应用遍布通信、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不断焕发着新的强劲发展动力。
集资建电厂 孕育铝产业
铝的生产,需要充沛的电力,国内不少电解铝企业的前身均是电厂,万基控股集团也不例外。
20世纪80年代,为了摆脱贫困,新安县借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决定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贷款和群众集资的方式,兴建装机容量为2×2.5万千瓦的小型电厂。
“为建电厂,全县干部职工每人集资一个月的工资,农民及城镇居民每人集资两元钱。”常心乐说,那时候他上高二,星期天经常步行6公里的山路回乡下家中背干粮和咸菜,2毛钱的公共汽车都舍不得坐。“尽管生活艰辛,但全家人对集资办电厂的事情非常支持,都期盼电厂能早点儿建成发电,改变生活状况。”
1987年,新安电厂通过严格的考试,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280名工人。常心乐如愿成了电厂成立后的第一批工人。
1989年4月和10月,新安电厂两台机组先后并网发电。第二年6月的一天,常心乐的父亲喜滋滋地从工厂带着一个搪瓷脸盆回到家中,一进门就高兴地向全家人宣布:“电厂集资款退了,也分红了,还发了这个搪瓷脸盆当纪念品!”
见证“洛阳第一铝”下线
1997年,“九五”计划之初,新安电厂独资建成投产新安铝厂电解铝生产线一期工程。该工程在国内率先采用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和干法烟气净化回收技术,因建设周期短、投入资金少、技术水平高、环保效果好而被誉为“跨世纪铝产业建设史上的经典之作”。
“当时电厂抽出100多名业务骨干到外地学习电解铝工艺,工人们都争着报名。”常心乐回忆。那一年,他有了新身份:从一名普通电厂工人成为铝厂电解车间干部。
如今,在新安县博物馆工业展览专柜,静静地躺着一块泛着银光的铝锭,其身份颇不普通——1997年12月28日,洛阳历史上第一块自产铝锭在新安铝厂下线,“洛阳铝”从此踏上历史舞台。
新安铝厂建成后,在以煤电为基础、铝产业为主干的企业构架基础上,企业广纳资金、多元经营,一步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1999年3月,企业完成年产3万吨电解铝二期续建工程,年产能从2.5万吨大幅增长至6万吨;2003年年底新建成12万吨电解铝工程和2×13.5万千瓦发电机组实现达产,整体实力从此跻身全国大型企业行列;2005年建成投产1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项目和年产2万吨铝箔项目,“煤—电—铝—铝深加工”产业链条正式确立……历经“新安电力集团”“万基控股集团”两次名称变更,万基控股集团现已成为一家集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铝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洛阳铝”迈向中高端
万基控股的跨越式发展,是洛阳市铝产业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市紧扣国家铝产业政策,推动铝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近年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万基控股集团、伊电控股集团、龙鼎铝业公司、香江万基铝业公司、麦达斯公司等为主的企业方阵。
日前,从万基控股集团高端铝材研发生产“前线”——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企业新开发的铝板带产品高强度百叶窗料各项技术指标稳定,销售火爆。
如今,万基铝加工公司年产高精度铝板带20万吨、高精度双零铝箔2万吨,其中0.0055毫米“双零”铝箔更是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印度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伊电控股集团建设亚洲首条哈兹列特连铸连轧铝板带生产线,电解铝产能居全国行业前列;洛阳麦达斯车体铝型材配套郑州地铁二号线;龙鼎铝业公司发力终端市场,开发出的亲水铝箔配套志高空调……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洛阳市各电解铝和铝精深加工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精铝板、带、箔等高附加值产品,应用遍布通信、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大步迈向铝产业中高端。
常心乐的搪瓷脸盆是空的,但里面盛满了他对往事的记忆和对未来奋进的激情。
“搪瓷脸盆是家里的‘传家宝’。我们要把洛阳铝产业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精彩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续写新时代发展的新篇章。”常心乐动情地说。
(张锐鑫 拓如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