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炭素(600516)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所属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公司主要从事石墨及炭素制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及下游产品等新材料的生产与销售的制造型企业。主营产品有石墨电极、等静压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口罩等。石墨电极主要应用于钢铁冶炼;等静压石墨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光伏、模具加工、核能、冶金、石油化工等众多领域。流动资金投入较大、生产周期长、环保成本投入较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优质原料紧缺、技术壁垒、产品保供能力、质量稳定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已成为炭素行业特性,综合实力较强、具备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的大型炭素企业竞争优势愈加明显。从行业环保政策来看,中国炭素行业协会已于2019年3月发布了《T/ZGTS001—2019炭素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并已于2019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意味着行业的环保要求趋严,将给行业的发展带来压力。公司牵头起草了上述《T/ZGTS001—2019炭素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同时,公司近几年在环保上投入大量资金,使公司的环境保护和治理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国家产业政策指向明确,提高电炉钢比例。随着能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电炉炼钢发展的条件正在逐步显现,预计2030年,社会废钢资源可达到4亿吨;届时电炉炼钢会进入快速发展期,电炉钢比例超过20%,对石墨电极尤其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也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受政策导向支撑、国外疫情、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环保趋严,大宗商品涨价,下游市场需求好转,公司石墨电极产品相比去年同期量价齐升,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报告期,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236,417.06万元,同比增长44.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11.33万元,同比增长153.01%。2021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以销售为牵引,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深入推进行业、板块对标和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增量增效目标的实现,努力推动企业实现更高效益、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经营风险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张和进出口贸易业务量的逐步增加,国际贸易摩擦、疫情反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有可能对公司的进出口业务产生影响,对公司管理模式和营销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能进行及时调整以适应上述变化,公司将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应对措施: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统筹产供销,顺应“双循环”市场大势,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合理调节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供应,使公司利益最大化。2.行业产能扩张风险。行业内企业盲目低水平复产、扩产或将形成部分品种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业绩水平。面对行业风险,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实力,以一流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质量方针,积极推进重点科研工作,做好科研工作与大生产的结合。同时,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按照资源效率最优、吨产品对企业效益贡献率最大的原则,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的运行质量。3.汇率风险公司部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出口额和汇兑损失。应对措施:加强对外汇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及时掌握外汇市场动态,适时调整结算货币及结算方式,引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部分海外市场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积极开展锁汇等套保业务进行风险敞口管理。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如下:1.研发创新优势。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龙头企业,甘肃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基于50多年炭素制品的研发与生产,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甘肃省炭素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兴贸创新基地,并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兰州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加强研发合作,共建了“清华大学-方大炭素核石墨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方大炭素石墨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形成以前沿新材料产品研发为主、传统产品升级换代为辅,原材料研发为补充和支撑的研发体系及多元化产业体系,具备新产品持续开发和快速产业化、转型升级的条件。2.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水平优势。“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研制”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获甘肃省工业优秀新产品特等奖。工业应用表明,Φ700mmUHP石墨电极与世界著名UHP石墨电极生产企业德国的SGL炭素公司、美国UCAR集团炭素公司和日本NCK炭素公司同类产品质量相当。另外,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用户反映良好,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技术跨入了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带动了我国炭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我国高端炭素产品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助力我国冶金等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由炭素大国向炭素强国的转型升级步伐。3.先进的设备优势。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炭素制品生产设备。先后从美国、日本、德国引进了电热混捏机、二次焙烧隧道窑、电极清理机、高压浸渍、振动成型机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性设备,特别是从日本引进的全自动配料、40MN立捣卧式压机设备,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大规格电极生产装备,还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内串石墨化炉和20000KVA直流石墨化炉。新建了一条大规格电极和接头生产线、核级炭/石墨材料生产线,装备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世界领先。4.成熟的质量体系优势。公司基于五十多年炭素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健全并持续改进与炭素制品工艺特性相适宜的研发、生产、质量、设备、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管理体系。公司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依法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独立享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已经取得了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整体工艺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炉炭砖、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生产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核电重大专项“炭堆内构件制造技术研究”通过国家能源局的正式验收,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成果和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是国内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5.完整的产品体系优势。公司拥有多家炭素生产子公司与原料生产加工公司,地理布局合理,实现了资源共享,集中研发,优势互补,统筹营销的产业格局。按照各子公司设备状况,规范生产,分工协作,可生产国内外客户所需的各种品种及规格的炭素制品和特种石墨制品。产品分为四大系列,生产的高中低档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形成互补。6.注重可持续发展。公司具有多年的炭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优势。通过对生产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新的管理机制,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采购、生产、质量、销售、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环保达标,清洁文明生产;细化产销衔接,重视产品质量,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市场;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走以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