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应对摩擦, 也要苦练“内功”。
应对贸易摩擦,得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虽说“和气生财”,但该维权的时候也不能忍气吞声。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主营铝箔的江苏中基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面对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时敢于积极维权的企业。案子打完,公司产品对美国出口量不仅没有下跌,反而量价齐升。
两个来之不易的“最低”
江苏中基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于2006年,2012年成为中外合资企业。这家公司主要生产铝箔,年产销量达6.5万吨。除了中国市场,公司在海外的销路也越来越广,美国、欧盟、非洲、东南亚均有客户。2017年,江苏中基对美铝箔出口额约300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
2017年3月28日,应美国铝业协会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铝箔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同年8月,美国商务部做出铝箔反倾销初裁,拟对中国铝箔加征96.81%—162.24%的反倾销税,16.56%—80.97%的反补贴税。在中国企业中,江苏中基复合材料公司的“双反”税率是最低的。
2018年,美国商务部对此案做出终裁,反倾销税率降至48.64%—106.09%,反补贴最低税率有所上升,从16.56%升至17.14%。值得注意的是,江苏中基复合材料公司的“双反”税率依然是应诉企业中最低的。
负责这个案子的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烨算了笔账:因为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有一部分可以折抵,江苏中基复合材料公司出口到美国的铝箔实际税率约为55.13%。考虑到美国已开始对全球进口铝产品实施232措施,目前该公司铝箔税率约为65.13%。这已经是中国铝箔出口商中的最低水平。
这是怎么做到的?
让李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基复合材料公司在整个应诉过程中决心一直相当坚定。“我以前见过不少企业,都是案子打着打着,自信和希望就打没了,不想打了”,而这家公司的态度很明确,就是无论怎样都要积极应诉。
这是个艰难的决定。应诉要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仅律师费一项可能就高达三四百万元人民币,遑论其他。况且,在保护主义越发升温的大背景下,官司能不能打出一个对企业有利的结果,还很难说。
“虽然企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很正常,但积极应诉是非常有必要的。”李烨直言,一方面,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对“双反”调查时敢于应诉,才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否则,如果美国企业发现中国同行“打不还手”,起诉成本低且胜算大,就会更乐于掀起贸易摩擦。当前“双反”案件案值趋于降低,甚至有些案子“以前根本不会起诉”,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需引起警惕。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应诉,会让美国商务部等相关机构“有所忌惮”,使其行为更加合理。
在李烨看来,考虑到企业应诉的实际困难,今后地方政府可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
价格优势小了,出口量却大了
虽然被加征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但江苏中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铝箔对美出口不仅没下降,反而量价齐升。
数据显示,该公司最近几个月铝箔出口价格虽然上涨,但单月对美铝箔出口量却从以前的1000-1200吨增加至1500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李烨看来,这是因为这家公司出口的超薄铝箔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者。美国自身超薄铝箔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相关产业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精细程度不高,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从韩国、印尼、欧盟等地进口,当地铝箔在数量、规格、交货日期等方面又不能满足美国国内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双反”税率导致中国铝箔出口价格更高了,美国厂商也会继续买。
这意味着,在贸易战局势越发紧张之际,企业除了要敢于、善于应对贸易摩擦,还应苦练“内功”,提高产品质量,尽量降低可替代性。唯此,才能在日趋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维权之路,越走越勇
尝到甜头后,江苏中基复合材料公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更足。
公司负责人称,虽然“双反”案件终裁结果保住了该公司对美国的出口,但仍有争取更好结果的空间。今年5月,公司已就反倾销、反补贴终裁不合理事项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商务部将反倾销替代国从南非更改为保加利亚,退还根据此案初裁结果征收的保证金,并对部分补贴率做出调整。
如果能成功,该公司铝箔面临的“双反”税率有望从约55%降到30%以下。
这将是一场艰难的诉讼。李烨坦言,在选择哪个国家作为所谓“替代国”上,美国商务部目前没有量化标准,“自由裁量权很大”。中国厂商很可能因此面临不利局面。
但即使如此,该打的官司也还是要打。用李烨的话说,“应诉过程本身和结果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