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年上半年,随着3月15日以后采暖季结束,氧化铝产能陆续释放。受采暖季限产的氧化铝产能陆续复产,并且个别企业存在提前复产的情况。整体而言,河南、山东地区的氧化铝厂恢复性增产超出预期,一季度氧化铝价一度由3500元/吨的高位跌至3100元/吨。
随后由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加之Alunorte氧化铝冶炼厂产能削减一半,直至其遵守一项环境保护法令,总共影响300万吨/年的氧化铝产能的供应。4月份全球对于氧化铝紧张情绪激增,海外氧化铝价迅速上涨,这也奠定了整个4月份全球氧化铝的上涨基调,而中国的氧化铝也从采暖季后产能过剩预期的悲观情绪中逐渐转变,叠加此时海外供需平衡阶段性转换,内外价差扩大,国内氧化铝出口窗口甚至打开。据统计,目前国内氧化铝出口订单大致有20万~22万吨之间,进口氧化铝转口贸易3万~5万吨。国内氧化铝价4月国外价格也因此出现上行。
由于氧化铝价格暴涨导致氧化铝平均利润上浮,企业开工率环比明显上升。根据ALD,截至5月中旬,氧化铝建成产能8162万吨,运行产能7267万吨,开工率89%,较上月开工率增加5%,但仍低于去年年同期。
5月份,海外政治风险有所缓解,俄铝大股东OlegDjeripaska同意将俄铝的控制权,美国对俄铝延长维持和解除业务往来期限的一般许可条件已达成,俄铝事件暂告一段落。但海德鲁巴西氧化铝厂最近的一次复产请求再度被帕拉州法院拒绝,原因是海德鲁并未提供修复环境的举措。前期传言的海德鲁将于6月份复产的消息破灭,预计10月份巴西大选前或难复产。因此预计10月之前国外氧化铝价维持在高位,之后需关注海德鲁氧化铝厂的恢复情况。其次由于内外氧化铝供需面强弱分化,预计下半年国内氧化铝出口窗口再度打开,届时可能再度扭转全球氧化铝的供需格局。
氧化铝成本方面,5月氧化铝加权平均成本2604.39元/吨,成本重心较上月再度上移,主因4月份铝土矿价格继续上涨,烧碱价格4月份略有回落。而随着国内铝土矿、氧化铝成本将继续上涨,由于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山西、广西从今年3月开始整治铝土矿非法开采,导致北方地区国产铝土矿价格上涨明显,同时推升进口矿的上涨。河南地区由于自产矿的枯竭以及内陆原因,进口铝土矿不具优势,因此仍需要山西以及贵州矿进行补充,山西铝土矿价格上涨直接影响河南地区铝土矿价格。我们认为下半年氧化铝成本将延续上升趋势。
预焙阳极企业面临亏损 减产意愿增强
据了解,5月份,山东某阳极企业采购价再度下调200元/吨。根据SMM的信息,目前魏桥4月预焙阳极采购价已基本确定减300元/吨,根据各厂预焙阳极规格以及运输距离有部分差异。作为阳极市场风向标的魏桥预焙阳极价格持续走低也将带动整个预焙阳极市场价减少相应幅度,预焙阳极供应过剩已初现端倪。
信发集团配套6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已经建成,不再外购阳极。索通配套魏桥一期6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也在建设当中,焙烧炉已快完工,该项目预计8月份完全投产,届时魏桥外购阳极量将锐减。
阳极下调是必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经过2017年全年炭素企业对环保设备的升级改造,主产区山东地区大部分企业可以达到此次超低排放限值要求,河南未达标企业正在积极改造中,因此,2018年环保对炭素企业的影响将小于2017年度。费改税实行一个多月以来目前企业并没有感受到大的压力。二是3月份采暖季过后,阳极限产企业将恢复生产,市场供应将增加。三是铝厂预焙阳极库存充足。铝厂在此前供暖季预焙阳极备货上准备充足,早早开始抢货,更重要的是部分铝厂备货是按照不减产甚至新增产能正常投放的生产需求备货的。四是计划新增的预焙阳极产能严重过剩。
SMM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计划新增预焙阳极产能408万吨,而电解铝新增产能仅480万吨。由于阳极价格下跌,导致阳极企业虽未主动减产,但是已开始延长升温曲线和焙烧时间,减产意向比较强烈,建议观察阳极企业减产动向。
电解铝新增产能不及预期
2018年,中国电解铝计划新增产能约520万吨。新增区域依旧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山西,贵州及广西等区域。电解铝指标置换约478万吨,可置换指标总数约522万吨,剩余指标数量约为43万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电解铝合规总产能基本确定,约4300万~4400万吨。随着指标置换的不断进行,2017年因政策因素的在建产能推迟投放数量达279万吨产能已经具备投产条件。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目前电解铝企业建成及在建违法违规建成产能合计停产1034万吨。
截至2018年5月24日,2018年中国电解铝已建成且待投产的新产能295万吨,已投产56.7万吨,新产能待投产238.3万吨,年内在建且准备投产的新产能394.5万吨,预期年内还可投产486.3万吨,预期年度最终实现累计543万吨。
截至2018年5月24日,2018年中国电解铝待复产规模涉及526.7万吨,已复产89.5万吨,待复产437.2万吨,预期年内还可复产67.9万吨,预期年内最终实现累计140.4万吨。由于自备电厂整治落实概率偏大,其次部分项目受制于机组未配套完善、成本过高、地方政策尚未落实、企业资金流紧张等因素投产进度放缓,新增产能将远不及预期。
1月18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电解铝企业产能置换实施的具体要求。日前,工信部又针对该《通知》发布解读性文件,详细解读了电解铝企业在实施产能置换中的相关事项。明确了产能置换需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通知,短期或加快电解铝置换进程,对2018年电解铝现实供应形成更大压力。而更长期的角度来看,产业深层次结构的变化是当前电解铝行业同以往最大的不同,工信部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个别新增电解铝项目以新材料、铝 加工等名义,逃避产能置换,《通知》规定,凡包含电解工序生产铝液、铝锭等的建设项目,均必须实施电解铝产能置换,即“建设电解槽、就须置换”。另外,《通知》施行前已启动但尚未完成产能置换公告的电解铝建设项目,要按照本《通知》规定开展工作。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供改将使得铝行业产能过剩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和运行专项治理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对全国燃煤自备电厂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24条整治意见。《方案》指出,“未核先建、违规核准、批建不符、开工手续不全等违规在建燃煤自备电厂,一律停止建设。中发9号文件出台之后未经批准或未列入规划的新建燃煤自备电厂,一律停建停运。”“限期整改未公平承担社会责任问题。”“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应承担并足额缴纳依法合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包括燃煤、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型自备电厂),各级地方政府不得随意减免或选择性征收。”“自备电厂自2016年起欠缴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和系统备用费,应于2018年底前缴清;2016年欠缴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和系统备用费,应于本文件印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个别数额较大、确有困难的地方,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具体报征收部门确定。”
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153万吨产能使用微电网、区域网或独立电网运行,政策中明确表示将严禁使用。依据政策,这些企业需要补缴基金,且未来长期缴纳。按照不同地区基金缴纳要求,当地非公网铝厂的平均完全成本将增加250~750元/吨不等。
铝锭维持去库,今年3月下旬以来,铝锭社会库存下滑近46万吨,铝棒库存下滑近30万吨,且目前仍处于库存快速下滑周期。根据历史统计,铝锭去库将延续16周左右,也就是说从3月下旬开始,直至7月底国内铝锭仍将维持快速去库存状态。另外由于内外基本面的差异不断拉大,沪伦比值下滑至历史地位,接近6的水平,后期国内铝锭变相出口至国外的量将持续增加。截至6月19日,根据数据,全国铝锭社会库存为207.4万吨。我们预计8月以后仍需观察国内消费可能出现阶段性转弱,但9月为铝锭的传统消费旺季,预计铝去库有望再度开启。
氧化铝和阳极均由于供应的逐渐宽松而价格存下调预期。但自备电厂整治落实概率偏大,对电解铝成本支撑仍在强化。据测算,目前电解铝行业平均完全成本为1.47万元/吨左右。
截至4月底,中国电解铝总产能4379.3万吨,同比增长2.4%,运行产能3706.7万吨,同比下降1.5%。4月电解铝开工率84.6%。合规新产能持续投放,获得指标置换产能快速复产,采暖季限产产能缓慢恢复,电解铝开工率呈现回升态势。预计4月中国电解铝总产量296万吨,同比下降39%。但日产量环比上升2.3%,已高于采暖季限产前数值。
而在低比值的影响之下,海关数据显示,1~3月,电解铝进口量为1.5万吨,同比下滑65.09%;1~3月,电解铝出口量为1.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去年同期铝锭出口量仅为234吨。国内原铝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
出口有望推动淡季铝消费
1~5月,国内铝材累计产量1995.9万吨,同比增加1.7%,1~5月,铝合金累计产量299万吨,同比下滑2.4%。5月份铝材产量较4月下滑,反映下游开工意愿普遍不高,这与我们此前预期有所背离,下游企业并未因为增值税下降因素而选择增加5月份生产订单,可能导致的原因是中间产品铝棒利润较好,因此挤压了部分铝材的数量。
出口方面,由于不断下滑的沪伦比值有利于铝材加工企业进行出口贸易,铝型材及铝板带理论出口盈利大增,根据测算铝材出口盈利由2017年11月启动了高速增长的周期,自此沪伦比值一直处于相对低位,铝材出口利润稳定在较高水平,铝材出口出现明显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37.2万吨,环比下滑17.5%,同比依然维持43.48%的高增长。1~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81.7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5.69%。中美贸易摩擦对铝出口的利空影响在上一轮博弈当中预计已经释放,后期对铝材出口影响预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