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3月初才复工复产的中州铝业三门峡分公司上半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矿石日产量从1100吨提升到2000吨以上,采场巷道月开拓量从372.6米提高至1100米以上。该公司日均产量和采场巷道月开拓量实现了翻倍,特别是上半年采场巷道开拓总量已超越去年全年。与此同时,该公司可控费用却较计划节约了300余万元。何以能如此?在记者采访该公司总经理张小桥的两个多小时里,得到的是这样的答案:完善制度、严格执行。
一体化管理的魅力
该公司是中州铝业自采铝土矿的重要基地。有多个施工方在此从事矿石开采和采场巷道开拓工作。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施工方游离于该公司管理制度之外,施工队伍之间干起活儿推诿扯皮,还有一些施工人员混成了“老油条”。种种弊端表明,施工方不作为已经成为工作量提高的瓶颈。
兴利才能除弊。该公司领导班子顶住各种压力,坚决清除不合格施工方,并把引进的新施工方纳入生产管理系统,建立了一体化运营的管理模式。“过去,是施工方说怎么干,就得怎么干。一体化运营后,我们说怎么干,施工方就得怎么干。”该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李玉波说。
从要求施工方参加每天召开的生产例会,到把回采率、贫化率等技术指标纳入考核,从加强合同管理到设立超产奖,该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让施工方由原来的不听招呼变成了现在的令行禁止,由推诿扯皮变成了敢于担当,由“等、靠、要”变成了积极作为,生产经营持续向好。
绩效考核的引领力
该公司出台绩效考核方案,坚持向贡献倾斜、向智力倾斜、向效益倾斜。今年年初以来,技术人员先后自主设计了17个采场,相比较外委,设计费节约了100余万元。特别雷沟矿区采场优化设计,节约费用更是高达50万余元。当然,他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更是有一位技术人员月度拿到了仅次于该公司一把手的收入。
不仅技术人员有了凭贡献增加收入的平台,普通职工同样也有机会。该公司针对技术、设备难题开展“揭榜”攻关活动,凡是出了“金点子”的、凡是把问题解决掉的,都能收到“红包”奖励。三门峡分公司通过真正兑现“真金白银”,全面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自主培训建立检修队伍,完成对107台矿车的修复,节省费用100万余元;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用电功率因数;对非连续运转设备采取错峰开启的方式,大幅降低电费支出……该公司员工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既为企业作出贡献,又增加了收入。
绿色矿山的持续力
“矿业是中州铝业产业链的初端和‘粮仓’。”在张小桥眼里,绿色矿山建设事关可持续发展大局,“要把环境保护、土地修复、安全管理等工作一体推进,增加矿山绿色元素。”该公司对运输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对裸露地面全部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生产区和采场配套建设了防风设施,矿石开采面实施管道喷淋降尘,运输道路采用洒水降尘。
对治理矿石开采留下的露天采坑,该公司也舍得“花银子”。“我们计划投入3600余万元,对露天采坑进行治理,现已完成治理面积276亩,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该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人郭运斌说。矿石开采生产环节多,井下作业条件差,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存在不同的隐患。为此,该公司完善了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供水施救、压风自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现了井上井下语音通讯、人员跟踪定位、井下作业人员视频监测等,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自2015年投产以来,该公司每年都被当地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我们已经在雷沟矿区井下安装了网络基站。”郭运斌说,下一步将完成所有矿区井下网络覆盖,为井下通信联络、作业与救援、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强化管理,必有收获。目前,该公司正朝着经济效益好、安全系数高、生态环境好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