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房股份发布了关于《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的回复(修订稿)。对中房股份与忠旺集团重组方案的更多细节进行了详细披露。公告显示,中房股份目前的主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本次重组无疑对中房股份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资料显示,近年来,忠旺集团对旗下各项业务板块展开重组,逐步剥离了电解铝等业务,收购了德国高端铝挤压企业Aluminiumwerk Unna Aktiengesellschaft(简称“乌纳铝业”)和澳大利亚铝合金超级游艇制造商Silver Yachts Ltd.(简称“银艇”)。
忠旺集团指出,业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突出铝挤压业务的核心优势,与下属子公司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高端铝挤压产品拥有较高附加价值
相关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铝挤压产品的附加值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应用领域越高端、生产难度越高,产品附加值也就越高。
公告显示,忠旺集团铝挤压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运输车厢、轻型货车、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及电力工程、机械设备、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忠旺集团的主要客户对工业铝挤压型材在精度、强度、韧度等各方面性能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因此在生产制造时,合金配方及各项生产工艺都更为复杂,因而产品的平均售价更高。
此外,忠旺集团拥有不同规格的铝挤压机逾100台,其中包括5台125MN油压双动铝挤压机和2台超大挤压力225MN单动卧式铝挤压机,生产设备居于行业先进地位。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和高效的生产效率都能降低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
忠旺集团铝挤压产品的高附加值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公司铝挤压业务形成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从“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到“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告显示,忠旺集团的铝挤压业务在产能、市场份额、技术等方面均形成了一定优势地位。
根据安泰科发布的《国内外铝挤压材市场研究报告》(2020年3月)显示,截至2019年末,忠旺集团拥有的75MN以上挤压机占全国同类型挤压机保有量的33.8%。2019年,忠旺集团以60多万吨的铝挤压产品产量在国内排名第一,工业铝挤压型材产品拥有7.6%的市场份额,稳居国内市场第一位。
国内先进的市场占有率得益于忠旺集团深耕铝挤压行业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告显示,忠旺集团及其子公司拥有的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专利共381项,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强度耐磨型铝合金模板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内大型建筑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不断确立自身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忠旺集团的定位正在逐渐发生改变。公告显示,忠旺集团的铝挤压业务从深度参与客户产品在研发阶段的设计、性能测试与优化,到及时根据客户需求优化铝挤压型材生产线、实现良好生产配套,最后到全流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将自身打造成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综合解决方案品牌。
“工业轻量化”打开铝挤压行业发展前景
从行业需求角度来看,近年来,在我国轨道交通、绿色建造、机械设备、电力工程等领域出现了“以铝代钢、以铝代铜、以铝节木”的工业轻量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升级,将进一步开打高端铝挤压产品的应用市场。
涵盖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新基建项目中,有多个领域与忠旺集团业务高度相关。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忠旺集团在高铁整车车体铝挤压材的市场占有率全国高,为包括“复兴号”在内的高铁、城际列车、商用磁浮列车以及地铁等轨道交通车辆供应车体铝挤压材等产品。
新能源汽车也是忠旺集团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2015年以来,忠旺集团已经与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展开合作,产品涵盖纯电跑车、客车、特种车辆等领域。目前,忠旺集团已成为宝马集团和捷豹路虎英国公司的认可供货商。另据忠旺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人工智能设备等领域也成为公司谋篇布局开拓市场的关键。
此外,忠旺集团的两家海外子公司在拓展铝挤压产品应用前景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公告显示,乌纳铝业在航空用铝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其主要客户包括空客、波音等世界知名厂商。忠旺集团收购乌纳铝业,主要是考虑到能够增强自身在航空用铝方面的技术实力。收购银艇则是为了进一步拓展铝挤压产品的下游应用。
另外,忠旺集团主要客户的实力也是保障公司铝挤压业务未来前景的重要方面。公告显示,忠旺集团前五大客户中主要为大型央企集团,涉及兵工、船舶、航空、电子及地产等领域。这些央企涵盖的业务范围,与忠旺集团铝挤压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具有匹配性。
忠旺集团在本次重组中较低的估值体现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公告显示,忠旺集团A股可比公司的行业市盈率中位数为29.49倍,行业平均市盈率为62.98倍。而忠旺集团2019年1-10月的动态市盈率为15.96倍。分析人士预测,忠旺集团成功登陆A股后将有一定的估值提升空间。中房股份借助此次重组,不仅能够实现业务转型,还能推动产业与资本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化,形成多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