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铝旗下的铝加工企业之一,作为中国铝加工业的长子,中铝东轻公司今年迎来了建厂65周年。65年来,东轻怒放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荣光,也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剧烈阵痛。从当年的一家供全国、全国靠一家,到今天的铝加工材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千分之二,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投产的上千家铝加工企业,把本没有同步做大的铝材需求蛋糕瓜分殆尽,与身份地位不相称的占比、初级原材料的供应商,倒逼东轻重新考量市场定位,中铝公司超常规发展深加工的战略构想让东轻再次窥见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坚定航向。从“中铝制造”到“中铝创造”,“东轻样本”在实践中逐步清晰,探索铝材深加工之路,摆在了当代东轻人的面前。
探索——在艰难中起步
延伸铝加工产业链条,走深加工之路,对于东轻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东轻就瞄准过铝材深加工,当时的铝品加工厂几年中不断做大,拥有13个分厂的铝品,也曾研发制造出一些深加工制品,但由于持续投入不足,规模量产设备不配套,产品技术含量低,机制僵化等等诸多原因,致使铝品深加工并没有做起来更谈不上做强,遗憾的一次次与市场失之交臂。铝材终端和近终端产品,对东轻而言就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艰难中跋涉,苦苦追寻。
东轻公司在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时,从产业发展布局、规模、方向上做出深刻思考,拟建立深加工产品研发制造中心,使之成为四大中心、三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底,东轻公司从战略上作出机构调整,把原铝品加工事业部整体划入机电工程公司,旨在依托铝品加工事业部的市场资源和已有的探索深加工宝贵经验,依托机电工程公司的加工优势、研发设计力量和技术人才支撑,重新审视市场定位,重新规划发展方向,重新构建深加工格局。今年以来,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范云强多次深入机电公司调研,把视线紧紧盯在深加工上,为东轻机电坚定搞好深加工的信心吃了颗“定心丸”。
东轻机电每天一次的早会,东轻公司每周一次的深加工项目专题推进会,中铝总部每月一次的铝合金轻量化应用及专项产品开发专题交流会,不同层级的会议成为加快深加工发展进程的“助推器”和“风向标”。
今年初,东轻公司为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在硬件上,在扭亏脱困的艰难时期毅然投资1600余万元,搬迁改造了厂房,新购置了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和立式车床以及数控冲压剪切等一批关键先进设备,5月末东轻深加工产品研发制造中心正式投产,装备的更新换代为开发深加工制品奠定了硬件基础。在软件上,东轻公司成立了铝材轻量化应用与深加工领导小组,范云强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及材料攻关组、深加工组、市场开发组、装备保障组4个专项工作组。东轻机电在机构上重新规划设置了研发设计部,增强深加工产品研发技术力量;调整组建了深加工作业工区,集中优势力量提升深加工产品加工制造实力;在市场开发和产品研发上,建立项目负责人制,推行新机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稳固老客户、开发新客户,优化工艺工装,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远洋渔业冻鱼模具、火车连接件、95式军用门桥这“老三样”较去年同期增加订货近50%。医药机械、食品机械、光电产品行业的铝合金零部件产品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获得某知名工业制冷设备生产商的审核认证,成功进入冷冻行业“近终端”产品制造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装备轻量化“终端”产品研制取得新突破。截止8月末,东轻深加工产品实现订货65.4吨,产品平均售价达到每吨4.6万元。在探索深加工之路上,东轻人以不忘初心的信念扬起了希望的风帆,“中铝创造”需要一种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舍我其谁的担当。
“我们虽然起步艰难,但要看到我们的潜在优势。一方面,发挥东轻薄板和型材优势,开发冲压焊接制品市场;发挥东轻高强高韧厚板和锻件、棒材优势,开发铝合金机械零部件市场,生产近终端产品,提高东轻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发挥中铝公司品牌优势和东轻材料研发技术优势,占领市场前沿,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终端产品,以点带面、寻求突破,在延伸近铝合金产业链上,坚定不移走下去。”东轻机电公司总经理吕建伟在内部深加工专题研讨会上信心满满。
聚合——发挥优势闯市场
2016年9月,黑龙江省与央企融合发展合作交流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出席会议,中铝公司与哈尔滨市政府签署中铝龙江铝镁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东北振兴政策,发挥中铝公司的材料研发保障优势,发挥产业园的孵化、带动、示范和辐射功能,搭建地方政府与央企合作和军民深度融合新平台,加快发展铝镁材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在此基础上,正在规划黑龙江铝镁特色产业园,将以轻量化为重点,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建设和产业发展要素的整合优化、集聚,积极谋划新的产业、新的项目和新的平台。园区建成后,年总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企地联手,这是在铝加工产业上践行“双创”的最佳“联姻”。东轻无疑成为建设园区的实践者和前沿阵地,承载着“超常规发展深加工”的时代重任。他们懂得,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占位,更要拿出“亮剑”精神参与残酷的市场博弈。他们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各部门、子公司、分厂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聚合态势,全力发展深加工成为东轻当下和未来的核心课题。
中央空调用蓄冰器是以铝代钢的典型案例。现在市场上的这类产品基本还都是钢制材料,不仅重量体积大,而且抗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电耗高。销售人员在市场开发中,间接了解到这一情况,通过多种关系联系上国内某知名空调企业,经过几番洽谈,终于达成了合作意向。从前期的选材到工艺路径设计,从管材折弯到焊接成型,从打压试验到总装,10余名研发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工区操作工人,连班加点忙活了三个多月,终于突破焊接打压技术难题,拿出了合格样品。如果说蓄冰器还只是一种大胆尝试,同样是制冷行业用的蒸发板就堪称东轻在这一领域的代表作。因为这一产品市场已经很成熟,要想在别人的蛋糕上分得一块,就要付出竞争对手几倍的努力。销售人员凭借多年市场开发积累的人脉资源,数次前往厂家洽谈合作,终于争得了第一份订单,今年4月份开始研发制造。又是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攻关,从机加到焊接再到氧化,完成了整个加工制作,8月上旬20多吨高附加值蒸发板提前交付用户,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他们认识到,深加工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在发挥东轻优势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做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高端市场。“高铁列车遮棚风挡”是今年研发的又一新产品。去年,某系列高铁列车进入检修期,遮棚风挡属于易损件需要大量更换,在扑捉到市场信息后,他们第一时间联系走访用户,经过不懈努力,诚意打动了对方,承接了第一批6套产品试制合同,经过3个多月的研发加工制作,连续攻克了大截面小半径弯弧和焊接技术难题,近日已实现首批样品交货。
8月中旬,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东轻调研时强调,“一铝”一定要抓住高铁,在高端铝合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铝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在调研时指出,中铝公司要从原料供应商向材料供应商转变,从材料供应商向终端产品转变,东轻公司要顺应以铝代钢的形势加快发展,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再做新贡献,到2020年,再造一个新东轻。领导的讲话就像一声春雷,激活了东轻干部员工在深加工领域寻求突破的“心因性”期盼。
突破——走出去拓展新路
8月31日,青岛某碰撞试验场传来喜讯,东轻公司和北方某企业共同研发的铝制罐式集装箱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一次通过中国船级社的审核认证。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沸腾了东轻十里厂区,更加坚定了东轻闯出一片深加工新天地的豪迈信心。
国家实施“921治超治限”新政,将快速推动物流装备的轻量化应用。随着轻量化的推进,物流运输行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集装箱罐是北方某企业的主打产品,以前一直是钢制。去年9月,当获知北京某大型物流集团向该企业提出铝制集装箱罐需求时,嗅觉敏锐的东轻及时反应、迅速出击。今年一二季度,东轻公司总经理范云强亲自带队前往上述两公司,分管该项工作副总经理带领相关人员数次沟通洽谈,三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开发意向。东轻发挥铝合金材料研发技术优势,提出多个方案进行分批试制,先后研制了2种合金,从失败中摸索经验,攻克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关和焊接性能关,终于提供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某系铝合金板材。目前正在组织生产4个样罐,供公铁多式联运试验,试验成功后将于年底拿下1000支订单,拉动铝材销量近1300吨。新型铝制罐箱较钢制罐箱减重约50%,市场前景广阔。
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是东轻拓展深加工之路的标志性工程,更是东轻践行“走出去”战略一次“开创性”的实践。不仅是铝合金材料领域的一次合作,更是未来合资合作生产物流装备轻量化产品的一个良好开端。葛红林在听取该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时指出,东轻深加工要进入高端产品市场,打高科技牌。
他们不放过一丝可能合作的机会,不断开发新用户,不断研发新产品。汽车检具、机床导轨板、机床运输周转用底托盘、铝合金铸造结晶器、自行火炮辅助轮毂等等,他们把触角延伸到军民各领域,尽管大多尚未实现量产,但潜心倾力研发的一个个新品,无疑成为了东轻亮出的一张张深加工名片。
几十年来,东轻公司的绝大部分产品,无论是军品还是民品,大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目标客户群,但探索深加工,只有走出去感知市场信息,才能不断提高敏锐性和反应度。对于深加工的探索,谁走在了市场前沿谁就拥有获取信息的资本。今年4月,东轻派出营销人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寻求在机床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观摩如此高规格的国际行业展会,拓展了视野,尤其是看到国际先进的数控设备,甚至可以说打破了与会人员对铝合金材料深加工领域的固有认知。今年5月,第十七届哈尔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举行,东轻在展会上展出了机床导轨板、食品成型器等10余类铝合金深加工制品,不仅在地方也在全行业内放大了影响力和辐射效应。
“推进深加工产品研发是东轻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更好的状态、更快的节奏、更大的力度、更多的办法搞好深加工。”葛红林在月度铝合金轻量化应用及专项产品开发专题交流会上郑重的强调了这一观点和要求。
中铝龙江铝镁产业园的建设正步稳蹄急走在路上,以东轻机电为“开路先锋”的深加工从“制造”到“创造”的华丽转身、从“产品”到“产业”的深度转型可谓任重而道远。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当代东轻人以“战时状态”发出宣言,必将不负期待,持续打造“中铝创造”的“东轻样本”,以攻城拔寨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为重振东轻雄风,不断标注中铝铝材深加工的“新高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