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作为全国煤电就地转化实现“煤从空中走”示范项目的霍林河坑口电厂开工建设。同年,霍煤鸿骏铝电公司20万吨电解铝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霍市煤电铝产业破题起步。近年来,霍林郭勒市围绕产业高端化、循环化、绿色化和降成本,形成了以煤发电、以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走出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体系做保障完善产业链条
霍林河煤田储量近120亿吨,是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也是国家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蒙东地区重要能源基地。霍市将煤炭就地转化作为发展方向,70%以上的原煤供向发电企业本地消化。近年来,霍市构建了“褐煤坑口发电——局域微网供电——低电价炼铝——铝水直供深加工——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被列为开展局域电网试点和构建“铝——电——网”一体化产业链的地区。经过多年发展,霍市已形成了自治区内外的“一地四网”电力供应体系:国网蒙东电网、蒙西电网、工业园区输变电网络、蒙东能源“风光火”多能互补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局域微型电网。巨大的煤炭储量加上新型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使霍市成为全国电力资源发达的城市之一。
如何将丰沛的电力资源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鸿骏、锦联、创源3家电解铝企业解决了这个问题。三家企业现有电解铝产能188万吨,在管理方式、生产指标、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处于国内水平。
今年1——8月份,霍市累计生产原煤2089.6万吨,生产电解铝144.4万吨,生产铝加工产品47.2万吨,生产碳素16.2万吨,发电208亿度。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70亿度,蒙东大用户直购电累计0.72亿度,蒙西电力多边交易电量14.04亿度。
前八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96.77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增加值59.11亿元,同比增长9%。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27.9%,工业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12.3%。
要素做支撑助推产业发展
当前,随着亚欧新材料、金辉粉体、信达重工、福耀精铝等一批投资拉动力强的项目相继入驻,霍林郭勒新一轮更大规模的铝后加工产业集聚正在加速实施。
联晟公司引进的国内第2条、世界第14条哈兹列特连铸连轧生产线,生产工艺处于国际水平;投资18亿元建设的15万吨高精宽幅铝箔项目计划于年底投产。总投资38亿元的旭阳球形铝粉和铝银浆项目,现已形成2.5万吨球形铝粉生产能力,其产品附加值达到6000——20000元/吨,国内外市场前景较好。
完善的基础配套、紧密的企业关联是煤电铝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霍市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来投入资金近30亿元,加强了道路、输水管线、供电线路、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实施了通辽——霍林郭勒天然气管道工程,启动了8平方公里高端铝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建设,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成立了蒙东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色科技霍林郭勒分院,联合26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业内企业组建了“内蒙古蒙东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聘请科技顾问团,成立了“固废资源化利用”和“铝合金材料加工及工程应用”两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短流程高产能电解铝生产板带箔”“全电解质取代冰晶石”等一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有力助推了产业发展。
围绕电解铝生产企业积极引进铝深加工项目,先后建设了霍煤车轮、联晟新材料、创源合金等15家铝后精深加工企业,拥有铝箔、板带、铝轮毂、铝粉、各类铝型材及压铸件等120余个种类,已形成189万吨铝后精深加工能力。铝精深加工企业从铝水直接铸造铝制品、加工铝元器件,减少了铸熔环节,每吨可节约成本400元左右。
循环经济方面,霍市主导产业链中产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是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此,霍市从“十二五”初期就开始研究再生资源转化,相继引进了6000万平方米石膏板、10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粉煤灰、脱硫石膏、工业废渣等废弃物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加气砖、纳米复合板、漂珠、白炭黑、高强石膏粉等产品生产,现已形成10余个品种,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全面提高。
由“一煤独大”到“煤电铝产业一体化” ,霍林郭勒市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了生机盎然的经济发展新局面。(记者 阴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