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疫情继续好转,6月29日餐饮业有序恢复堂食。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我们认为本轮华东疫情步入尾声,经济环比改善,但仍面临周期下行压力,动态清零政策之下局部疫情对经济的约束仍然存在。海外方面,G7表示将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黄金,计划对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俄乌冲突之下能源价格暴涨冲击欧洲,经济衰退以及流动性收缩成为当下宏观交易的主导,易施压金属市场。
2、上周欧美铝锭贸易溢价开启连续第4周的下跌,且幅度增大。美国中西部P1020降至31.9-32.5美分/磅。鹿特丹未完税溢价下降10美元/吨,已完税溢价下降15美元/吨至550-590美元/吨。德国铝棒溢价下降37.5美元/吨至1375 - 1475美元/吨。LME价格大幅回落但需求衰退担忧加剧,溢价见顶趋势明显,预计走势以继续震荡回落为主。
3、国内方面,IAI 上调了3、4月份中国产量。4月预估产量上调2,000吨,而3月产量在上月修正4.8吨后再次上调1.7吨。IAI 预计中国5月年化产量4030万 吨,比现在修正的 4 月份的 4010万 吨增加0.5%。5月份中国原铝产量创历史新高,云南和广西的冶炼厂复产是主要推动力,此外,随着内蒙古冶炼厂预计于 2022 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产量仍将稳步增长。
4、库存方面,上周五LME 库存为 38.87吨,较前周再次下降 1.91吨。库存下降趋势出现缓和,去化的库存主要来自巴生港和新加坡的注销仓单离港。LME可用库存目前为 166,575 吨,而注销仓单为 222,175 吨。国内本周降幅有所放缓,社会库存周度下降了4,916 吨,而上周下降了6.4万 吨。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大幅下降2.7万吨至239,753 吨。国内整体库存74万吨,周度减少 3.2万吨。总体而言,随着中国制造业活动的逐步复苏,库存去化。此外,我们也关注到低价吸引了一些囤货的现象,但持续度尚待观察。
5、总结:海外流动性收缩叠加高通胀带来需求衰退的预期增强,国内经济下行叠加疫情扰动,但政策端积极发力托底。铝市基本面上,本轮消费反弹不及预期,影响市场信心,现货交投受阻,铝价已经破位下挫至19500元/吨下方,关注现货支撑显现。今日18800-193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