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指数回升至2020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介于美元指数与商品的阶段性负相关性,给短期价格带来一定下行压力。
2、LME仓库的电解铝库存下降到100万吨以下的两年低点,截止到昨日已至95.6万吨,比较年初下降超38万吨。其中超过20万吨的减量是在亚洲地区。注销仓单本周下降1.3万吨,占比相比年初的11%上升至38%。伦敦现货对3月升水进一步扩大至10美元/吨,LME市场价格结构明显好转。同期,国内库存累积之下现货抛压压力仍存,进口亏损扩大,整体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
3、后期看海外供应,海外冶炼厂可以复产的项目基本已经完成,重新开发新建项目从可行性探讨到建成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短期增产相对有限,因此到年底到2022年海外供应紧张格局不变。
4、上周美国中西部地区贸易升水继续下降2.5美分/磅至29-31美分/磅,两周前这一数值为35。欧洲铝锭现货升水稳定在235-245美元/吨反应价格或许暗示已经接近底部预期。受益于镁和硅的供应改善,同时汽车行业需求仍然相对低迷,日本地区溢价相对稳定。整体而言,维持汽车需求下降,以及季节性因素的推动之下,海外消费整体转向淡季预期的判断。
5、本周电解铝社会库存环比上周四增加1.6万吨至102.3万吨,小幅去库的趋势被打断。前期囤积的库存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将转向消费的淡季,可能会延长库存累积的时间。换月之后上海地区铝锭现货贴水扩大至150-110元/吨,整体现货压力表现有所增强。铝价在18500-19500元/横盘一周多,观察是否能刺激下游补库。
6、国家电网宣布运营区域电力供需恢复正常。动力煤库存和电厂存煤量显著上升。目前来看,除个别省份和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外,其余地区均未出现大面积限电。落实到铝行业,部分企业被列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名单,将继续实行双控政策,叠加云南水电短缺的影响,因此产能不会在短期内显著增加。但是考虑到限电整体缓解以后,冶炼厂计划和政策实际执行的力度,我们对前期供应缩减的产量预估有所下调。确定的是电力供应的改善对下游而不是冶炼环节的改善更大,下游企业开工率近期维持上升趋势。
7、总结:基本面上国内供应缩减趋势不改,前期被高价抑制的需求仍然有望阶段性释放,但程度受制于价格走势以及经济增长前景,海外供应缩减,需求季节性回落。国内现货抛压压力仍存之下,铝价暂时外强内弱格局。区间波动18000-200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