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联储CPIPPI数据超出预期。国内10月社融1.59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8262亿,相比去年同期增加。M2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9个和6.3个百分点。10月一般非信贷旺季,同比增速好转反映货币整体供应平稳,且地产类贷款有边际好转迹象,叠加能源类和原料类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将影响后期PPI走势,降低原材料成本,实质上有助需求的恢复和释放。近期宏观方面利空缓和。
2、青海省发布今冬明春有序用电方案。广西、云南、江苏等多地区出台电价调整方案,高能耗企业交易电价不受电价浮动比例限制,可以上浮50%甚至更多。经济日报发文支持高能耗企业电价该涨的观点,坚定能源供应有保有压。电解铝企业作为能耗大户,我们判断供应恢复较难。SMM数据10月电解铝产量316.6万吨,日均产量10.2万吨,环比下降0.16万吨。在煤炭市场管控不断升级的同时,国内铝行业限产也在继续扩大。在采暖季和冬奥会期间,北京周边的河南、内蒙古等省份仍有扩大减产的可能,4季度产量大概率继续下降趋势。国内供应显著增长将至少延迟至明年2季度。
3、上周四公布的电解铝社会库存环比上周四降低0.6万吨至100.7万吨。铝棒库存减少2.61万吨至11.22万吨,其中佛山地区下降了1.43万吨,连续第4周降低。10月以来铝棒加工费上行,铝棒市场回暖保持去库的趋势,铝锭铝棒总库存见顶,预计后期铝锭库存有望逐步转降。限电缓解,下游企业率先上游复苏,铝型材企业开工率环比9月增长0.71个百分点。
4、上周美国中西部地区贸易升水继续下降2.5美分/磅至29-31美分/磅,两周前这一数值为35。欧洲铝锭现货升水稳定在235-245美元/吨反应价格或许暗示已经接近底部预期。受益于镁和硅的供应改善,又受制于汽车行业需求仍然相对低迷,日本地区溢价从相对稳定。整体而言,维持汽车需求下降,以及季节性因素的推动之下,海外消费整体转向淡季预期的判断。
5、国内现货市场来看,上海地区铝锭现货贴水收窄至70-50元/吨, LME市场现货对3月合约贴水大幅收窄至3美元/吨之内。持续观察是否为现货支撑显现的迹象。
6、总结:宏观方面利空减轻,基本面上国内供应缩减趋势不改,前期被高价抑制的需求仍然有望阶段性释放,但程度受制于价格走势以及经济增长前景,海外供应缩减不确定性增加,需求季节性回落。现货库存已经有逐步见顶趋势,今日关注反弹压力在20000元/吨。